关于举办2021年“振兴杯”
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团市委,各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职业院校团委: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职业院校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搭建平台、提供帮助,广泛引导我省青年走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积极投身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按照团中央《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中青明电〔2021〕17号)要求,现将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跟党走实学实干 练技能成才报国
二、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为省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设置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两项赛事。
(一)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
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工种)竞赛分职工组、学生组进行比赛,由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和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具体安排与要求另行通知。
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比赛项目共设100个职业(工种),具体安排根据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关于举办山西省第十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晋教职成〔2021〕9号)要求执行。
其中车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三个职业(工种)竞赛须在10月底前完成。获奖选手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推荐参加第十七届“振兴杯”全
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车工职业(工种)竞赛由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承办;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工种)竞赛由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职业(工种)竞赛由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二)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
1.参赛对象
年龄在16至25周岁(含)之间(1996年7月1日后至2005年6月30日前出生),2021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各类中职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不包括有高职的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学生)。
2.竞赛方向
创新创效竞赛设中职组、高职组两个参赛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置技术革新类、创意设计类、管理创新类等3个竞赛方向。
(1)技术革新类作品主要展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革新、质量效率提升、技术提档升级等,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意识、创效能力。
作品包括机械与控制类、信息技术类、生命科学类、能源化工类等4大类。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建筑等领域;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领域;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药学、医学、食品等领域;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
化工、生态、环保等领域。
参赛作品应包含革新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实验数据、效果验证报告、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潜在问题分析、效益分析及其他内容。
(2)创意设计类作品主要展示小发明、小制作和创意设计金点子等,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意思维、动手能力。
作品包括科技发明制作类和工业设计类等2类。科技发明制作类按作品主要创新点所在学科领域,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工业设计类按所属学科领域,分为建筑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艺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工艺产品设计等。
参赛作品应包含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关键技术及创意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测试数据、效果验证及其他内容。
参赛选手应根据作品主要创新点确定所属学科专业,以接受相关专业领域专家评审。超过上述学科专业领域的作品暂不接受申报。
(3)管理创新类作品主要展示管理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制度完善、流程优化、项目管理,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系统思维、工程思维、管理水平。
参赛作品包括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类、邮电通信类、制造类、餐饮类、社会服务类、金融保险类等领域。作品及其展示可采用文本、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
参赛作品包含设计思路、过程优化、操作流程监视与测量、检验记录、效果验证报告、经济效益和职业素养提升评价分析报告、运行环境因素与风险管理方法、改进与完善机制及其他内容。
3.赛事安排
竞赛分初赛、复赛两个阶段,其中7月25日前为初赛阶段,8月10日前为复赛阶段,由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承办。
(1)初赛阶段:各职业院校团委组织作品申报,并将附件2、附件3纸质版及电子版于7月25日前报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初赛将按照评审要求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复赛。
(2)复赛阶段:复赛通过现场评选方式进行,参赛作品通过PPT演示、现场展示、图纸、技术参数说明等进行陈述和问辩。
4.作品申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1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创新创效成果,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其作品的合作者不得超过2人,且均需符合参赛对象要求。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均需符合参赛对象要求。申报集体作品的,以学科优势互补、专业结构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一般由3至6人组成,在申报时需
对成员进行排序。
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作品。每个参赛作品只可选择一个竞赛方向参赛,不得兼报。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组别。每个参赛作品可配备1至2名指导教师。对于跨学校联合组队参赛的项目,需明确申报的主体学校。
(2)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举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如作品是在其他已有作品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改进,须在作品中加以说明。一旦发现且经核实确系舞弊、抄袭、作假等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将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
(3)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资料,参赛选手须自行把握技术和商业内容的公开程度,如发生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之间的纠纷,由双方按法律程序解决。
(4)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资料,请参赛选手自行把握技术和商业内容的公开程度,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5)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可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5.奖励办法
(1)选手奖励:技术革新类、创意设计类、管理创新类等3个赛向分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组数)的5%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组数)的1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组数)的20%设置,获奖选手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推荐参加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2)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得各比赛项目一等奖选手的指导教师,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3)优秀组织奖:对参赛成绩优秀,参赛选手精神风貌、组织工作优秀的各市和职业院校,由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参赛。按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申报,严格为竞赛作品内容把关,并为作品真实性负责。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联合成立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附件1),由团省委青年发展部、省教育厅职成处、省人社厅职建处人员组成,负责组织
协调工作。
(二)提升竞赛质量。各承办院校切实履行竞赛管理主体责任,将公平公正作为办赛的“生命线”,建立健全竞赛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竞赛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节俭办赛、廉洁办赛、务求实效。积极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借鉴吸收好的经验做法,提升办赛质量。
(三)扩大有效覆盖。除“振兴杯”大赛外,鼓励各地、各行业结合实际,面向青年人才举办竞赛,广泛举办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挑战、创新创效、“五小”竞赛等活动,推动工作向学校院系团支部延伸,积极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延伸。
(四)提高服务水平。各院校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全面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积极组织开展技能人才招聘、校企岗位对接、赛后技术点评、职业技能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参赛选手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五)保障赛事安全。各院校要统筹考虑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相关部门对举办大型活动的要求,合理确定比赛举办时间和地点,制定安全、卫生应急预案,明确专门机构和责任人,落实消防、人身、公共卫生等安全责任。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突出安全生产导向,制定安全考评标准,加强安全操作提示,引导参赛选手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竞赛。
(六)做好宣传推广。各院校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大赛宣传工作,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技能竞赛在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大赛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团组织开展青年技能人才、青年岗位能手线上线下交流分享活动,广泛选树青年技能人才典型。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李婉宗李剑
联系电话:0351—4194805
电子邮箱:qgb205@sina.com
邮寄地址:太原市青年路8号共青团山西省委西楼205
大赛官网:www.zxbds.cn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联系人:李鹏英李颖
联系电话:13068001692 18636668992
附件:1.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2.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作品申报书
3.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参赛人员报名汇总表
(此页无正文)
附件1
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组委会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组委会主任:
张钧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
组委会副主任:
李金碧山西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吴海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吴兴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
丁国栋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少工委主任
组委会成员
韩瑞勇山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张国旺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郭卫华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
吴鹏共青团山西省委学校部部长
樊巨成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组委会办公室
主任:丁国栋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少工委主任
副主任:韩瑞勇山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张国旺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郭卫华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
吴鹏共青团山西省委学校部部长
成员:柴鹏山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
郜军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二级调研员
李婉宗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
褚尔康共青团山西省委学校部副部长
附件2
序号:
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
作品申报书
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
作品名称:
学校全称:
所在地市:
指导教师1:所在单位:
指导教师2:所在单位:
参赛形式:☐1.个人作品☐2.集体作品
组别:☐1.中职组☐2.高职组
类别:☐1.技术革新类
☐2.创意设计类
☐3.管理创新类
说 明
1.参赛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照要求详细填写。
2.作品的文字必须是中文,请按照字体要求(标题字体为黑体三号,居中;正文字体为仿宋GB2312三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文本)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3.以个人形式参赛的作品填A1表,以集体形式参赛的作品填A2表。中职组、高职组参赛选手根据竞赛类别填写B表。
4.C、D表由作品申报者填写,E表由作品指导教师填写。
5.表内作品有关内容,可另附纸。
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院校团委提交纸质版及电子版至指定地点。
7.未尽事宜向工作人员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作品)
申报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学校 | ||||||
系别专业 | ||||||
年级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作品全称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合作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学校/年级/专业 | |
资格认定 |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 以上作者是否为2021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在校学生? ☐是☐否若是,其学号为: (盖章) 年月日 | ||||
院系负责人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2021年7月1日之前两年内完成的创新创效成果? ☐是☐否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研究工作) ;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A2.申报者情况(集体作品)
申报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学校 | |||||||||||
系别专业 | |||||||||||
年级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作品全称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其他作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所在学校/年级/专业 | |||||||
资格认定 |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 以上作者是否为2021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在校学生? ☐是☐否 (盖章) 年月日 | |||||||||
院系负责人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2021年7月1日之前两年内完成的创新创效成果? ☐是☐否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 ||||||||||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须为团队负责人;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B.申报作品情况
组别 | 1.中职组()2.高职组() |
作品名称 | |
作品分类 | 1.技术革新类: ( ) A.机械与控制类 B. 信息技术类 C.生命科学类 D.能源化工类 2.创意设计类: ( ) (1)科技发明制作类: ( ) A.机械与控制 B.信息技术 C. 生命科学 D.能源化工 (2)工业设计类: ( ) A.建筑规划设计 B.环境艺术设计C.园艺设计 D.产品造型设计E.工艺产品设计 3.管理创新类: ( ) A.财经商贸类B.交通运输类C.邮电通信类 D.制造类E.餐饮类 F.社会服务类 G.金融保险类 |
作品设计说明 | (设计的目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创效点,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 |
作品科学性与先进性 | (必须说明与现有工艺、流程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及解决的具体问题。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作品获奖及鉴定结果 | (在何时、何地,由何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作品所处阶段 | ()A实验室阶段B测试阶段C 生产阶段 D(自填) |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模型 ☐图纸☐现场演示 ☐图片 ☐视频☐样品 |
作品使用说明及其技术特点和优势 | (提供该作品的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专利申报情况 |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年月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年月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技术转让方式 | 无转让☐ 有转让☐( )A.专利权转让 B.专利申请权转让 C.专利实施许可 D.非专利技术转让 E.其他 |
学校意见 | (盖章) 年月日 |
备注 |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复印件。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D. 参赛项目设计须提供的证明材料
涉及项目内容 |
□动植物新品种发现或培育; □国家保护动植物研究; □新药物研究; □医疗卫生研究; □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研究 |
有关部门证明材料扫描件粘贴处 |
(若未涉及,请在此处填写“未涉及”) |
E.第一指导教师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指导教师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
工作单位 | |||||||||||
通讯地址 | 邮编 | ||||||||||
单位电话 | 手机 | ||||||||||
指导教师所在单位签章 | (盖章) 年月日 | ||||||||||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真实性作出阐述 | |||||||||||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做出评价 | |||||||||||
其他说明 | |||||||||||
附件3
2021年“振兴杯”山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
参赛人员报名汇总表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联系方式:填报日期:
序号 | 作品名称 | 参赛形式 | 组别 | 比赛类别 | 所属学校 |
说明:1.参赛形式分为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组别分为中职组和高职组;
2.比赛类别分为技术革新类、创意设计类、管理创新类三个类别。
共青团山西省委办公室 2021年7月5日印发